向海泉州|解锁“泉州密码”,解读“何以中国”

锐丰小天才 宏观经济 2024-02-08 78132

  古往今来,在中国广袤环海疆域上繁衍生息的人们,以海洋为田野,以舟船为耒耜,在中国文化的宏伟史诗中谱写下“大陆性”与“海洋性”交融并生的壮丽篇章。

  要通过海洋文明维度探寻“何以中国”的答案,我们不妨来到位于福建中部沿海、2021年凭借“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的泉州。

  1月28日晚,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指导,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局、福建省委网信办、福建省文物局以及人民网等部门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在泉州举行,3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讲述以中国人为主角的古今海洋故事,探寻“何以中国”的密码。

  重现“福船”

  复忆华夏海洋基因

  南宋时期,一艘满载货物的中国商船从泉州港出发,却意外沉没在南海海底。1987年夏天,它首次被发现,人们叫它“南海一号”。孙键是“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领队。

  在“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现场,作为讲述嘉宾之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说:“八百年前的宋代,开启了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适宜远洋航行的福船定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东南沿海发达的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代已进入一个鼎盛时期。”

  2007年,这颗实证“海上丝绸之路”的“时间胶囊”被整体打捞出水,宣告世界首创的古沉船整体打捞工程获得成功。

  孙键认为,“南海一号”是幸运的,它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飞速发展的历程,水下考古工作者们有责任将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回馈社会,让沉睡在水底的文物活起来,让这段波澜壮阔的“向海”历史更加可感可知。

  “南海一号”是一艘“福船”。“福船”是对福建沿海所造远洋木帆船的统称,经过宋元至明前叶的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古代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帆船。而水密隔舱是建造福船的关键技术。

  活动当晚,聚光灯下,水密隔舱非遗传承人林配宗手托“福船”模型,将水密隔舱的技术原理娓娓道来。“水密隔舱就是把船舱用11到13格横板隔开,形成若干彼此独立的区域。这项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即便船体破损了一两处,也能及时堵掉出水口,船照样可以平稳航行,提高了远航的安全性。”

  林配宗介绍,“唐宋时期,水密隔舱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船舶建造。明代,这项技术随着郑和船队七次远航传入了海外各国。这个核心技术至今仍在世界造船和航运业中广泛运用。”

  令人欣慰的是,2014年,濒临失传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术”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承载着华人华侨连接世界远大梦想的“福船”,未来将被更多人了解并引以为傲。

  赓续精神

  把握历史主动,逐浪前行

  爱拼敢赢的泉州人不仅擅长造船,也擅长造桥、造塔,为古代泉州联通世界打下基础,也激励后世在航海领域开拓奋进。

  2023年11月4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摘取了世界造船业“皇冠上的最后一颗明珠”。

  “古有福船,今有邮轮,变的是时代和技术,不变的是中国人锐意创造、逐浪前行的精神品质。”活动中,“爱达・魔都号”总设计师陈刚分享了他对中国古今“造船精神”一脉相承的感悟。

  陈刚表示,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已经连续14年世界第一,中国船舶工业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由“技术引进”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促海洋繁荣的大国担当,也是中华民族延续海洋基因、开辟新时代历史主动的重要举措。

  2018年通车的中马友谊大桥是中国和马尔代夫共建“一带一路”的超级工程,也是马尔代夫的第一座跨海大桥,将从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到机场岛的交通用时缩短为驾车5分钟。

  “马尔代夫群岛都是珊瑚礁,在这种‘酥脆’的地基上建桥,全球没有先例。加上马尔代夫长年高温、高湿、高盐,最严酷腐蚀环境,难度可想而知。”中马友谊大桥总设计师刘波说,“我们解决了两个世界级难题,印度洋长周期波和珊瑚礁灰岩地质,还给混凝土、钢筋表面‘穿上’了中国制造的硅烷、环氧‘防护衣’,确保大桥经得起考验。”

  “前不久,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来中国访问。他就是当时大桥的马方管理者代表,他说,大桥已成为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刘波表示,中马友谊大桥是沟通之桥、连心之桥。

  忆昔抚今

  “爱拼敢赢”动人故事仍在继续

  向海泉州。海洋文明,从泉州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泉州。

向海泉州|解锁“泉州密码”,解读“何以中国”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项世界遗产。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项目的遗产整体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构成,完整呈现了10―14世纪在中国成功实践的海外贸易体系,见证了多元共荣的海洋商业传统。

  “22个遗产点整合了生产、运输和销售的空间结构,以及关键的制度、社会和文化因素。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泉州的崛起,成为10-14世纪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网络的海上枢纽。”活动现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说。

  陶瓷和茶叶是古代泉州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口的主要货物。海外贸易带来的丰厚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泉州本地制瓷和产茶工艺的发展。

  在本次活动的第二篇章“刺桐万国商”中,德化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许瑞峰现场制作名为“龙年送福”的泥塑,铁观音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魏月德细致展示了铁观音正宗的制作和冲泡技艺。泉州人对于“老祖宗老手艺”的坚守与传承,就在大师们的全神贯注中得以诠释。

  这一门门好手艺,产出一批批好物,就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出去”,美名天下。

  而泉州的“瑰宝”,不仅走向世界,更有留在本土。

  在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文物局局长吕秀家看来,泉州遗产从来不是孤立的,恰恰相反,老百姓就生活在遗产里。游客到泉州,能真切地体验到“见人见物见生活,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泉州“世遗”。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世遗之城”的桂冠为泉州文旅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原住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泉州申遗成功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泉州本地人对文化的热爱,泉州世遗已有百名观察员、千名志愿者、万名守护人。泉州文物‘活起来’了,泉州旅游火热‘出圈’,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不断增长。”吕秀家说。

  南音袅袅,晋水汤汤。从宋元梯航万国到明清下南洋,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晋江经验”,泉州以从未断过讲述“爱拼敢赢”的动人故事证明: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其基因已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如约而至、伴美而来,是推进“第二个结合”的重要举措,不仅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经验智慧,还将为我们理解“何以中国”提供更加立体的答案。(黄东仪)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平台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