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把基层“大天地”作为为民服务的“大舞台”,投身“火热基层”、争做“一线标兵”,在基层奏响奋发勇为的“大合唱”。
扎根一线“服务岗”,在为民服务上“先行”。党员干部要先把自己放低,定位好自己的公仆角色,才能用双手更好地托举为民事业。任何时候都要以民为先,葆有“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怀和情怀,对群众的“关键小事”要能上心,对群众的“点滴感受”要记于心,以实际行动笃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把人民呼声作为实际行动的“第一信号”,当好“回音壁”、当好“解忧人”。在为民实践中,党员干部要沉得下心迈开步,深入田间地头、厂房车间走访调研,深入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抓得住关键、不忽略细节,从而更好地推动民生工程的进展;要俯得下腰办实事,始终和人民群众心向一处、干在一起,扎根广阔基层、忠于人民事业,以热忱之心做出不负人民的事业成就。
砥砺攻坚“奋发志”,在担当作为上“先行”。“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嗓门响干不成事,喊口号圆不了梦,事业让发展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担当的勇气和品格。面对大好的机遇要善于把握,面对严峻的挑战要勇于斗争,面对矛盾难题要善于化解,才能在逐梦之路上创造出新的事业业绩。疫情防控中的一道道“钢铁长城”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抗洪抢险中一道道“红色堤坝”将凶猛的洪水隔挡,党员干部有担当,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有了保障。赶考之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都需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底气,党员干部要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起点上“眺望”,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勇于担当的精神扛牢使命,做无惧无畏、不负时代的奋斗者。
锻造清正“硬作风”,在廉洁守正上“先行”。谦恭仁厚自古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家规中“心正则刚直”“贤能兴家,廉能避祸”等都是对清廉节俭、崇德尚廉的训诫。作为党员干部,倘若连小事小节都不能管好自己,更遑论能守住大节;倘若在生活上尚奢,又如何能够在作风上尚廉;倘若连身边人都没有管好,又何谈好家风。党员干部要在心中牢守“无缝隙”“不溃败”的廉洁堤坝,让名利诱惑无“缝”可钻,让不良作风无“土壤”存活,能够始终坚守本心、防腐拒变,对待生活质朴无华,对待朋友以君子之交,对待工作能够严于律己,始终“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清正之心,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把好一言一行的“方向盘”,系好自省自律的“安全带”。(冉茂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平台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