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控股拟退出东莞轨道一号线公司,将持续加码路产资源

锐丰小天才 宏观经济 2023-09-11 77485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王卓峰  东莞报道

距离东莞轨道1号线PPP项目合同解除事件过去3个月,东莞控股拟通过减资等方式退出一号线公司。交易完成后,东莞控股将获得大量的退回资金,这些资金或将聚焦路产业务以打造业绩新增长极。 

东莞控股8月23日晚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东莞市轨道一号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一号线公司”)收到东莞市轨道项目投资有限公司发来的《关于开展社会资本方退出谈判的通知》。根据《退出谈判通知》,公司将通过减资等方式退出一号线公司。

交易完成后,东莞控股不再持有一号线公司股权,一号线公司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此次交易的具体方案尚未确定,经初步测算,预计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行为。

2019年1月,东莞控股作为牵头方的联合体中标东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PPP改造项目。一号线公司是公司与其他联合体成员、政府方出资代表共同出资设立的轨道1号线PPP项目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及运营维护轨道交通1号线PPP项目。截至2023年6月末,一号线公司已收到各股东累计投入的项目资本金合计76.54亿元,其中东莞控股已累计投入37.1亿元。 

东莞控股公告称,因轨道1号线PPP项目自2019年动工至今一直处于建设状态,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司整体收益水平。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降低未来项目的资金投入压力和投资风险,同时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未来整体资产收益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东莞控股为逐步摆脱东莞轨道1号线PPP项目带来的盈利拖累,积极探索营收结构多元化。从营收结构来看,2022年占营收比重前四名的项目是通行费收入、PPP项目建设服务收入、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业务收入、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及其他收入,营收占比分别为20.83%、64.69%、2.97%、3.51%;毛利率分别为69.11%、0%、79.30%、30.79%。

通过上述两项财务指标不难看出,一方面,在剔除PPP项目建设服务收入后,通行费收入的营收占比最高;另一方面,尽管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业务收入的毛利率最高,但其营收占比不足3%,因此对东莞控股整体业绩影响有限。综合来看,通行费收入无疑是东莞控股未来几年内业绩稳健增长的压舱石。

东莞控股拟退出东莞轨道一号线公司,将持续加码路产资源

事实上,通过减资方式退出,公司将获得大量的退回资金,而东莞控股已迫不及待加码路产业务,意图增加通行费收入。此前的8月10日,东莞控股公告拟以不超过7.74亿元收购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自然人简坚辉持有的东莞市照洲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照洲投资”)100%股权,照洲投资持有东莞市新照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新照公司”)35%股权,新照公司主要负责投资建设运营惠常高速公路东莞段。 

8月16日,深交所向东莞控股下发关注函,其中就提到此次收购案中的交易标的还存在资产价值评估增值较高的风险。东莞控股8月23日回复交易所《关注函》称,惠常高速公路东莞段是珠三角优质路产,其经过东莞的谢岗、樟木头和常平3个镇,与甬莞高速、常虎高速交接,线路全长14.9公里,现阶段已进入成熟运营期。收购成功后,预计将给东莞控股每年带来7000万元左右的收益,剩余收费年限约11年。 

不过,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若按该公司预计的每年7000万元收益计算,这项投资经过11年刚刚回本之时,项目便要结束运营。而实际上,近年该项目的收益一直走低,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惠常高速东莞段分别实现车流量3403万辆、3023万辆,通行费收入分别为3.45亿元、2.9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1.47亿元。

事实上,东莞控股去年业绩就曾受通行费收入拖累。2022年,东莞控股旗下莞深高速(不含石碣段)实现通行费收入11.83亿元,同比下降6.91%。期内,该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为41.04亿元及8.29亿元,分别下降22.87%、10.83%。该公司年报称,通行费下降主要由于报告期受宏观经济波动及偶发疫情影响,高速沿线居民出行意愿下降,车流量较往年有所下降。

东莞控股如何应对路产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对于上述问题,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曾致电该公司董秘办,但截至发稿一直没人接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平台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