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陈杰:人工智能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锐丰小天才 宏观经济 2023-09-12 80644

刘成杰  望正资本全球宏观对冲基金董事长

以下观点整理自刘成杰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73期)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2179字

阅读时间:6分钟

一、人工智能发展背景:旧有经济增长驱动力式微

中国经济在疫情后逐步复苏,但未来一个阶段将面临来自房地产和地方政府投资两方面的趋势性压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房地产和地方政府投资两大增长模式拉动了80%以上的中国经济,对短期经济稳定意义较大。但目前来看,房地产市场面临新增刚需的趋缓风险,地方政府债务型增长则面临可能堆积的金融风险,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驱动力不足。

首先,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型增长模式式微。2008年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债务驱动型的增长模式对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增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通过存量模型测算,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已接近70万亿。短期来看,地方政府债务的进一步扩张,将对中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产生影响。长期来看,中国独特的财政、金融体制和经济结构,使得政府债务增长的最大边界必然与国际存在差异,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最大边界。

其次,房地产刚需见顶。去年我们根据中国人口结构、家庭结构、收入预期、城镇化率、住房存量结构各方面因素,模拟得出包括改善型需求曲线在内的中国房地产刚需曲线。从曲线可以得出,2020-2021年的房地产销售为14亿平-16亿平,将是未来10-15年内的最高点。2030-2035年中国房地产需求平均为每年10亿平左右,且房地产刚需的平均水平呈现中枢下移趋势。基于这一结论,与地产相关的一系列财政体制、金融体制、行政体制、政府职能等等都需要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也看到,截至目前很多城市在政策方面不断放松,通过政策刺激可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短期内好转,但刚需缩减、中枢下移的长期趋势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来看,当前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低于融资成本,而房地产和地方政府投资这两个过去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缩减之后,提升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就需要在供给层面下工夫,特别需要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将成为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版本,特别是在发挥全要素生产力方面人工智能将发挥特别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基于新古典理论,将人工智能纳入一般均衡模型中,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影响经济增长潜在增速:第一,人工智能可以不断提高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进度,实现资本对劳动的更高替代,减轻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成本的增加。第二,人工智能会进一步增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资本深化的增加,进而提高资本的回报率,缓解人口结构红利式微背景下的投资率和储蓄率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第三,人工智能会通过改进生产方式、节约成本等方面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而对冲其他要素禀赋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基于模型分析,保守来看,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一定程度上减缓未来十年经济潜在增速的下滑趋势。乐观来看,如果人工智能在未来实现爆发式增长,我们相信人工智能有能力支撑中高速的经济增长以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陈杰:人工智能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三、人工智能对行业的影响

从时间维度上看,由于人工智能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因此对各个行业的替代是有时间层次的,我们预期在准确性要求较低的行业和场景将落地较快,对准确度要求更高的应用和行业需要进一步调试和时间,中短期AI将更多作为辅助工具。目前AI已初步应用于产品控制、生产优化、质量检测等环节,随着精度和熟练度的提升,之后会转向高精度要求行业,如金融投资、高端制造、智慧办公等等。

从劳动力替代的角度来看,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高效完成重复性的工作从而节省大量人工,同时随着发展作用于更广泛的行业领域,如法律、医疗、教育、金融、交通、娱乐等等。因此,我们相信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会对经济运行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极大的革命性改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将会对历史上较难自动化的脑力劳动有较大影响。生成式AI不但有较好的特定技能如语言、图像、音乐、数学和编程等,还有将不同技能组合从而更好认知和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AI的投入和使用将会替代一些传统意义上较难自动化的职能,如营销、研发和软件编程。

四、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落地持续推进

对于大模型应用落地主要有三点判断:第一,本轮人工智能创新周期可能快于互联网周期。一方面,人工智能硬件壁垒低于同时期的互联网,另一方面,大模型发展初期的门槛也相对较低。第二,人工智能的硬件、软件及应用在产业领域不断深化,应用生态不断拓展,从而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第三,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建设完成硬件基础设施,第二步实现重要应用落地,第三步则是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现阶段产业内已集聚一系列代表性公司,并持续进行投入研发,据保守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硬件、应用及平台领域的年均增长将达50%以上,我们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向第二步迈进的阶段。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平台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