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本市场发展日新月异,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减持行为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离婚式减持、制造虚假利好套现、违规减持等乱象屡见不鲜,反映了当前资本市场一些深层次问题,同时也要求投资者提高甄别能力,避免被各市场主体忽悠。
近日,港股某上市公司公告称,公司将召开董事会审议向公司股东派发特别股息事项。尽管这则公告只是提及了董事会审议分红事宜,并没有确定分红方案,但消息发布后依然引起市场强烈反应。9月12日至9月19日,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接近70%。
股价大涨后,该公司突又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之一于9月20日减持了股票,按当天收盘价计算,减持金额至少超3400万港元。该公司还宣布,有关宣派特别股息的董事会会议取消举行。公司宣派特别股息后又取消引发舆论,不少股民认为,公司“恶意发布分红消息,唱高散货”。
按照规定,大股东有权决定其所持股权的处置,包括增持和减持。但此次大股东利用利好成功套现的背后,是公司股价大跌逾50%。连跌之后公司股价已创出上市以来新低,投资者损失惨重。
目前港股市场正面临流动性不足的境况,其背后与投资者信心不足直接相关。为了提振港股市场,香港特区政府8月底正式宣布,成立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以全面检视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因素,包括上市制度、市场结构、交易机制等方面。
“花式减持”等行为频现,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大股东通过“制造”虚假利好减持套现等行为,同时还应该加强大股东股权变动信息披露,保证市场的公平与透明。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提高甄别能力,不要被所谓的利好迷住双眼,盲目追求利好。分红固然可以提高投资者回报,增强获得感,但分红不应该成为大肆炒作公司股价的理由。“人造”利好,陷阱大于馅饼,危害大于利益。稍不留神,投资者就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平台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