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集采冲击波后,通策医疗想搞“贴牌”开店玩法?

锐丰小天才 宏观经济 2023-10-26 80042
  以量换价逻辑失效?

  “牙茅”通策医疗(600763.SH)3季度业绩增长略显平淡。

  10月25日,通策医疗披露的3季报显示,前3季度的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85亿元、5.12亿元,收入同比增长了2.12%,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滑了0.67%。

  剔除上半年的数据,通策医疗的第3季度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2亿元、2.07亿元,收入增幅为0.11%,后者则同比下滑了5.58%。

  种植牙集采落地后,以量换价带来的只是低客单价,并未显著拉动收入的增长。

  2023年第3季度,通策医疗种植牙业务收入为1.15亿元,同比增长了0.3%,但同期种植牙颗数的同比增长率却高达58%。

  “万物皆可集采”的时代下,消费医疗的新出路在哪里,无疑是摆在通策医疗面前的难题。

  通策医疗给出的答案是以“加盟+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从而做大业绩规模。

  “预计半年能给大家看到一些案例,初步计划是进行加盟以及在保证对利润带来正面影响的前提下进行小规模的并购。”通策医疗日前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

  这或许在短期内能够给通策医疗更多业绩增长空间,但长期来看提升单店盈利能力或许才是关键。

  预期难兑现
  “金眼银牙”在走弱的需求环境面前失色了。

  2023年前3季度,通策医疗收入为21.85亿元,同比增长了2.12%,同期归母净利润为5.12亿元,同比下滑了0.67%。

  其中,第3季度通策医疗收入为8.22亿元,同比增长了0.11%,同期归母净利润为2.07亿元,同比下滑了5.58%。

  值得注意的是,通策医疗去年第3季度的业绩同样表现平平,当期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1亿元、2.20亿元,前者同比增长了0.29%、后者同比下滑了18.47%。

  彼时曾有机构投资者直接在业绩交流会上要求通策医疗解释为何第3季度业绩没有提速——2021年第3季度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12.44%、5.88%。

  当时通策医疗解释称,疫情的持续影响以及患者对于种植牙集采落地的观望造成了2022年第3季度收入增速较慢。

  “收入影响来自几个方面:第一是疫情持续影响;第二是客单价降低,尤其是三季度种植的观望达到高峰。”通策医疗回应称,“现在来咨询种植牙的很多,明年应该是种植牙的高峰期,公司对明年增长是比较乐观的,应该可以恢复到正常增长水平。”

  去年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专项治理的通知》,明确了口腔种植的费用,分为医疗服务、种植体和牙冠三个部分,并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和耗材收费方式。

  日前医保局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各地已全部落地各项治理措施,种植牙整体费用从平均1.5万元降至0.6-0.7万元。

  但伴随着疫情局势的转变、种植牙集采政策的落地,通策医疗并未盼来业绩的大幅提速。

  2023年第3季度,通策医疗种植牙业务收入仅为1.15亿元,同比增长了0.3%。

  与不到1个百分点的收入增速相比,同期种植牙颗数的同比增长率却高达58%。

  如此来看,以量换价的效果并不明显。

  失去高客单价后,通策医疗的种植牙业务该走向何方,仍具有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通策医疗还要扛住市场需求走弱的压力。

  2023年第3季度,通策医疗的儿科、修复收入分别为1.49亿元、1.15 亿元,增幅分别仅为1.4%、1.8%。

  已有券商下调对于通策医疗的预期。

  “考虑消费环境短期走弱影响患者正畸、儿科等就诊需求,叠加种植牙集采执行影响公司客单价及毛利率水平,我们调整23-25年EPS至1.87/2.30/2.80元(前值2.19/2.85/3.65元)。”华泰证券医药分析师代雯指出。

  加盟、并购两手抓
  种植牙集采后,如何在短期内提升业绩是摆在通策医疗面前的挑战。

  终端医疗服务机构做大规模最快的方法就是开店,通策医疗或许深谙此道。

  早在2018年6月,通策医疗就抛出蒲公英计划,即在在浙江省内的100 个县 (市、区)及重点乡镇,联合各地口腔医生,投资建设杭州口腔医院分院。

  截至今年3季度末,通策医疗旗下已有27家蒲公英医院在盈亏平衡线之上,13家在培育期当中。

  通策医疗预计未来成熟蒲公英牙椅单家营收有望达到5000万元以上,单椅产出在150万以上。

  但仅靠自建医院的方式显然对业绩的提振效果有限。

  “医疗机构慢热的属性,造成自投自建的扩张模式必然给当期利益带来不利影响。”通策医疗董事长吕建明亦承认。

  通策医疗终于向新茶饮看齐——加盟、并购两手抓。

  “预计半年能给大家看到一些案例,初步计划是进行加盟以及在保证对利润带来正面影响的前提下进行小规模的并购。”通策医疗日前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

  加盟的实质或许就是“贴牌式”的商标授权许可经营模式。

  眼科医院老大爱尔眼科(300015.SZ)对这套玩法已经是“炉火纯青”,即通过参与投资产业并购基金,许可其投资、设立的医院使用“爱尔”的品牌,但授权使用品牌医院为独立法人,需要独立承担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债务或法律责任。

  正因如此,加盟模式潜在的风险不可忽视。

  通策医疗与加盟的医疗机构如何进行权责划分,关系到品牌的影响力。这源于与新茶饮相比,医疗行业具有较为显著的负外部性,若未能有效控制加盟的规模与质量,对于品牌的伤害不容小觑。

  信风(ID:TradeWind01)也向通策医疗求证加盟的潜在风险问题,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

  与此同时,虽然通策医疗并未披露具体的并购路径,但其此前或已在摸索这一道路。

  2022年年报显示,通策医疗已通过参与投资诸暨通策口腔医疗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培育口腔医院,这是否会成为其日后主要的并购模式,仍待观察。

  从自建医院到加盟、并购的扩张方式似乎也是专科类医疗连锁机构必然要走的一条路。

  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其核心仍然是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如此扩张模式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给通策医疗带来业绩增长空间,但长期来看或许仍然需要依靠单店的盈利能力,这也在考验着通策医疗的管理水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平台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