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到位,锂价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走完两年,甚至是三年的下跌行情。
12月26日,上海有色国产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9.84万元/吨,年初时该均价则高达50.72万元/吨。
至此,全年跌幅达到80.6%,这一波动幅度放在整个大宗商品市场里也属于较为罕见的案例。
究其原因,一方面锂盐市场体量相对较小,定价体系不够成熟,锂价容易暴涨暴跌,另一方面受到需求主力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下降等影响,今年锂盐市场供需关系逆转,这从上半年飙升的社会库存、下半年持续回落的开工率可见一斑。
根据兴业期货的供需平衡表,2023年还只是处于小幅过剩状态(1.9万吨LCE),2024年则过剩量则可能会达到10万吨LCE。
其他期货公司,以及行业咨询机构、券商研究所等预测的结果不用多看,供需关系预期基本与中信期货一致,即明年行业供需会较今年进一步恶化。
不过,从当前不足10万元的价格来看,也已经击穿了云母提锂企业的成本线,正在向低品位锂辉石提锂的成本线靠近,若锂价进一步下跌将引发更大规模的供给收缩。
加之2015年以来近两轮锂业周期的“铁底”在4万元/吨左右,虽然无法确定本轮周期锂价的底部和极限在哪里,但是下行空间已经变得愈发有限,走完主跌浪或许是大概率事件。
此时的市场形势完全可以用一位商品期货炒手的交易心得来概括,就是“市场各方预期达到高度一致,也是最容易出幺蛾子的时候。”
货卖不动了
与全年跌幅相似,今年锂价的八成时间里都是下跌。
以上述价格连续最高的碳酸锂均价为例,5月初到6月中旬出现过阶段性反弹,10月上、中旬横盘观望,除此以外的10个月全部是单边下跌行情。
颓势,早在去年12月便开始显现。
今年1月,21 世纪经济报道发布的报道指出,2022年11月初,部分电碳零散成交价达到了60万元/吨,较市场均价处于溢价状态,到2023年1月末,以上散单成交价则跌至46-47万元/吨,较市场均价折价4万元左右。
“在2022年下半年补贴政策消失的刺激下,已经使得部分需求提前释放,加之新能源汽车销售较高的渗透率,在高基数下,也为今年需求端的增长带来更多不确定性。”21世纪 经济报道此前的报道如此预判。
结果,一语成谶,需求端的断崖式下滑成为了锂价下跌的最重要原因。
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原本抢手的碳酸锂卖不出去了,只能不断降价销售,下游接货方面对不断下跌的价格,又不敢盲目接货,需要尽可能的降低自身原料库存,使得上游锂盐厂库存大量积压。
对于库存数据,由于各家机构对企业样本的覆盖度、样本企业存在差异,无法真实完整的反应当前库存水平,但是从变化趋势上却可以看出上半年大规模累库的情况。
以光大证券、百川盈孚数据为例,其碳酸锂库存由年初的不足0.5万吨,一度增加到4月上旬的5.5万吨左右,下半年保持在3万吨及以上水平运行,整体库存下降似乎陷入到了瓶颈期。
浙商证券、SMM的库存统计范围则包括冶炼厂、下游材料厂,从全年数据至少可以看出两个细节。
其一,2022年库存总数半数时间在3万吨以下,而今年则一直保持在4.5万吨以上,个别月份峰值接近7.5万吨。
其二,2022年11月末、12月初锂价见顶回落以来,材料企业库存全年维持低位,仅在4月、8月有小幅备货,而冶炼厂库存则是急速攀升,最新5万吨的库存数据中,有4万吨在锂盐冶炼厂手中。
所以,在上述累库过程中,锂价持续下跌,直至跌到4月的18万元/吨附近才止跌。
5月11日,蓝科锂业公开拍卖,成交价24.1—25.1万元/吨,高于彼时市场均价。这带动了市场情绪的回暖,叠加当时材料企业小规模补库、下半年旺季排产转好的预期,上述碳酸锂均价今年6月中旬曾一度反弹至31万元/吨。
只是,最终需求表现虽然环比好于上半年,却已经无法复制2022年的高增速了。
对于今年锂价走势,兴业期货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从7月中旬至今的“单边下跌”被视为第三个阶段。
该机构指出,“虽然年中经历一波材料厂被动补库行为,但下游并无长期持续补库动能。企业减产消息仅延缓了锂价下跌幅度,并未使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加大对于供给长期过剩预期的定价权重,锂价重回长期下行通道。”
实际上,2022年11月底涨到60万元时锂价已经有所“透支”,并且远远高出了上一轮周期17万元的高点。
其较高的价格基数,也是今年碳酸锂会出现80%下跌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增期货指引
按照上述机构的划分,7月中旬以来锂价下跌被视作第三个阶段。
而与前两个阶段相比,第三阶段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即整个市场的定价体系新增期货价格作为指引。
今年7月21日,碳酸锂期货上市,首批上市LC2401等7个合约,挂牌基准价均为24.6万元/吨。
在此之前,国内锂盐市场的价格体系十分混乱。
按照市场类型划分,包括上海有色、亚洲金属网统计的均价,以及贸易环节实际成交的散单价格、无锡不锈钢交易中心的远期合约价格,同时锂盐企业定价还会参考Fastmarket、S&P等海外第三方价格。
按照不同产品等级划分,则可以分为工业级、电池级和“准电池级”;按原料类型划分,又分为矿石料、卤水料、回收料等几大类。
不同市场成交的不同等级、原料类型的碳酸锂价格,均存在极为一定价格差。
碳酸锂期货的上市,则为了行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反映未来市场价格预期的价格参考,同时该价格又是在期货交易所场内交易形成,具备公开、权威的特点。
不过,也正是由于碳酸锂期货反应的是未来价格,在上述市场对其未来供应过剩预期进行定价后,碳酸锂期货上市后便连续下跌。
以当时的主力LC2401合约为例,跌到9月底的14.5万元附近后,由于已经击穿了外采原料类锂盐厂的成本线,市场分歧一度开始增加。
10月12日,碳酸锂期货各合约全部涨停,彼时江西云母提锂龙头志存锂业,以及九岭锂业和盛新锂能等公司也传出了停产检修的消息。
受此带动,上述碳酸锂现货价格10月初止跌后,当月中旬甚至还出现了小幅反弹的走势。
不过,期货市场需要与现货市场相关联,这是其服务行业的关键,而二者联通的关键又是期货交割环节。
11月22日,广期所举行碳酸锂模拟交割,结果所采用的是“道具”是非知名锂盐企业永州昊利的电碳。
加上,期货市场多空资金彼时正处于对其交割问题的激烈博弈当中,任何影响交割的变量都容易引发价格大幅波动。
“7月份期货上市后,期现市场联动越发紧密,期现相关性保持绝对高位,但资金及情绪对市场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兴业期货评价称。
此后,锂价“二次触底”失败,期货价格再次开启了新一轮下跌。
据统计,11月20日-12月6日,以上机构统计的碳酸锂现货均价下跌2.4万元左右,同期2401合约则下跌4.94万元(按结算价计),明显大于现货均价。
直至12月11日,经过交易所调控政策的不断升级,多空资金才迟到地从LC2401合约上撤离。
做空压力骤减,锂价再次止跌,持续至今。
底部在哪里?
没有人可以给出准确的底部点位,只能从供需关系、成本支撑等角度来观察的潜在的支撑区域。
而在大宗商品价格研究领域,确立运行趋势的参考项之一就是供需平衡表,对此各家机构测算和预估的结果会存在一定差异。
比如兴业期货的供需平衡表显示,2023年过剩1.9万吨LCE左右,同时在中性假设判断下,明年锂盐过剩量约为10万吨LCE,过剩幅度约为7.7%。
浙商证券则预计,2023年小幅短缺1.7万吨LCE,明年过剩量则会高达24.6万吨LCE。
其他行业咨询机构、期货公司和券商研究所的预测结果无须多看,具体数值存在差异,但是结论与上述两家机构类似,明年供需过剩的严重程度会较今年进一步增加。
按照上述供需关系和当前价格运行趋势,锂盐市场仍将大概率延续今年的下跌走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今年锂价的快速下跌,当前已经来到了历史价格区间的相对底部区域。
实际上,2015年以前,碳酸锂的需求以工业级产品为主,比如下游陶瓷等领域,价格长期维持在3-4万元/吨之间阶段。
2015年以后,受到新能源汽车的带动,其需求结构转变为电池级产品为主,并从4万元一路上涨至2017年16.8万元/吨的高点;此后受到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回落至2020年的4万元以下;直至2020年下半年,本轮新能源景气周期来临,锂价一飞冲天。
不难看出,2015年以前和2020年的两轮周期低点,锂价的底部区域都是在4万元左右的价位波动。
而截至目前,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经跌破10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则只有9万元出头,处于历史价格区间的10%分位数以下。
如果继续下跌,则会导致除了盐湖提锂、龙头矿山外,部分低品位的锂辉石提锂企业(单吨成本7万元或以上)的减产,甚至是停产。
截至目前,成本超过10万元的外采原料锂盐厂和云母提锂企业,已经出现较大规模的停产。
亚洲金属网数据显示,今年11月,国内共计8家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商停产,涉及总产能4.56万吨,其中江西省最多(3家),四川省(2家)次之。
参照国内锂盐的企业区域分布,江西是云母提锂的主产地,四川则集中了多家锂辉石提锂企业。
“2024年锂盐价格运行区间为8-12万元,若出现供给紧张有望涨至15万,但在产能出清阶段不排除短期跌至7万以下。”兴业期货认为。
而经历了近两年的暴涨、暴跌行情后,明年锂价的波动幅度预计也会明显降低,低位震荡走势的概率更大。
至于新一轮景气周期的开启,结合现有条件来看还很遥远。
锂行业全年大事记
1月3日,SMM国产电池级碳酸锂均价50.97万元/吨。
2月中旬,宁德时代“锂矿返利”曝光,“未来三年,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以20万元/吨结算”。
4月上旬,江西云母提锂企业开始减产;碳酸锂、氢氧化锂价差创2017年以来新高;碳酸锂社会库存(周度)创历史新高。
4月25日,SMM电碳均价17.65万元/吨,阶段性止跌。
5月11日,蓝科锂业公开拍卖,成交价24.1—25.1万元/吨,引领锂价反弹。
7月21日,碳酸锂期货上市,首批上市LC2401等7个合约,挂牌基准价均为24.6万元/吨。
8月13日,备受追捧的川西加达锂矿竞拍落槌,行业新兵大中矿业以42亿元收入囊中。
8月31日,锂行业半年报披露完毕,首次出现锂盐业务亏损案例—江特电机。
10月12日,碳酸锂二次止跌,上游“减产”、期货涨停与锂股狂飙,见底预期再次升温。
10月下旬,基金持股数据出炉,持有的锂业公司股份数环比二季度下降68.2%,创近三年新低。
11月22日,广期所举行碳酸锂模拟交割,所采用的是永州昊利电碳引发误解,锂价开始新一轮下跌。
12月上旬,碳酸锂期货多空资金博弈达到极致,广期所“一天一调控”,期货价格止跌。
12月20日,SMM电碳均价正式跌破10万元/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平台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